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处于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造成两岸同胞妻离子散、骨肉分离、长期隔绝。而大陆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告台湾同胞书”打开两岸交流大门
1979年元旦,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1987年末,台湾当局在台湾老兵强烈要求下,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1987年11月2日,随着第一批探亲台胞途经香港来到大陆,两岸长期隔绝40年的状态终于被打破,台湾的同胞蜂拥而至,两岸交流交往大门由此被打开。
我爱人的伯父,原是国民党重庆军工厂的少校工程师,到台湾后定居在高雄。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在美国定居,小儿子在高雄经营房地产,女儿也在高雄成了家。
1990年,80岁高龄的伯父回老家浙江浦江市探亲,大陆的亲友一起为伯父庆贺80周岁生日。我和爱人陪同伯父浏览了上海与北京,在天安门广场、故宫等名胜古迹,留下了他老人家令人难忘的身影。
伯父这次来大陆探亲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希望他的后辈们能经常与大陆亲人保持联系。
不少台湾老兵离开大陆去台湾时年纪还很轻,再回到大陆时已是年过半百,他们受到大陆乡亲们的热忱欢迎。很多老兵仍未成家,探亲之旅就成了相亲之旅。那些嫁给老兵并随之来到台湾生活的大陆女性在台湾被称为“大陆配偶”(陆配)。

台湾老兵去台湾时很年轻,回大陆时已过半百

伯父与乡亲一起合影 / 伯父在北京天安门前
“九二共识”、“习马会”开创两岸交流新局面
两岸开放后,大陆与台湾分别成立“海协会”与“海基会”,经过多次交流与沟通,于1992年10月,在香港达成了体现一个中国核心意涵的“九二共识”。
2008年5月马英九国民党当局主政后,在“九二共识”的认同下,实现全面、双向“三通”,两岸两会举行了十多次商谈,签署了23项协议,开启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国共两党领导人跨越66年的首次历史性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健康发展。
40年来,两岸人员来往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已有400多万台胞持有新(卡式)、老台胞证,相当部分的台胞领取了大陆颁发的居民证;累计来往两地人员超过1.3亿人次,据不完全统计,至2018年已经有75万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创业、工作和求学,在大陆长期生活的台胞超过150万,有近40万对两岸同胞喜结良缘。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不断深入,两岸婚姻家庭的数量特别是男女双方一起在大陆工作与生活的情况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为连接两岸同胞的血脉纽带和桥梁,被誉为两岸三通之外的“第四通”。
两岸同胞十分重视和关心两岸婚姻家庭
在大陆和台湾,从行政部门和民间团体对做好两岸婚姻家庭工作都十分重视和关心。大陆成立的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2012年开始在厦门与金门等地举办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到2018年已经共举办了七届。2017年06月17日,第六届论坛前一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厦门出席参加“两岸美丽新人集体婚礼”活动,并予衷心的祝福。


俞正声与参加两岸集体婚礼活动的两岸新人握手祝贺
2018年9月27日至28日,“全国台联系统两岸婚姻家庭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台联的领导和干部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全国台联会深入黄浦区、长宁区对两岸婚姻家庭情况作调研与座谈,黄志贤会长还走访在上海徐汇区枫林街道定居的两岸婚姻家庭。

全国台联系统2018年两岸婚姻家庭工作会议在沪召开

全国台联到上海长宁区作调研
上海长宁区已有两岸婚姻家庭400多户,长宁区台联会成立了全国首创的“陆配家庭关爱指导中心”。
2016年5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台联副会长陈杰和全国台联系统各省市的台联领导一行赴长宁调研“陆配家庭关爱指导中心”工作,并与“陆配家庭关爱指导中心”成员开展座谈。

陈杰(左二)一行视察长宁区“陆配家庭关爱指导中心”
2017年8月,全国台联会举办“分享与建言——我的两岸婚姻家庭”谈话节目式论坛,全国各地台联领导与两岸婚姻家庭代表出席论坛,并在杭州、苏州、乌镇和上海等地设立分会场。
8月22日,上海市台联会在上海通茂大酒店主办了这次论坛的分会。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台联副会长陈杰和上海市台联副会长张雄到上海分会致辞。上海市台联党组书记、秘书长出席。两岸婚姻家庭成员和代表在论坛上作交流与对话。

与会者聆听两位小台胞做演讲

两岸婚姻家庭代表登台与主持人对话和交流
上海市台办于2016年10月邀请在上海生长、已经嫁到台湾入籍的台湾太太代表团一行20余人来上海参观访问,徐汇区是参访团访问的第一站,
嫁到台湾的媳妇们参观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上海交响乐团、黄浦江滨江大道,并在田林社区进行 “两岸缘 浦江心”座谈会,徐汇区台办和妇联宴请来访的台湾媳妇并赠送礼品。代表团成员对上海这几十年来巨大变化惊叹不已,深切地感受到了娘家亲人的热情与好客。台湾媳妇向大陆亲人介绍与台湾同胞一起投资、开店、工作、做志工和生活的情况,大多数台湾媳妇已经融入了台湾的生活节奏与习惯。她们殷切希望两岸同胞能够多交流沟通,使得两岸关系能够更加融合与发展,热切地盼望自己的娘家祖国和上海能够更加强盛和繁荣。

台湾媳妇参观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 / “两岸缘 浦江心”座谈会

上海与台湾的姐妹们合影

徐汇区台办主任(中)向台湾媳妇赠送纪念品
2018年3月5日,长宁区台联会举办“两岸姻亲,情暖新春”大型元宵嘉年华亲子活动,上海台联、民革上海市委、区台办有关领导和50多个两岸婚姻家庭成员和代表100余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次嘉年华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指压板跳绳、做环保酵素手工皂、拼七巧板、猜灯谜等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两岸婚姻家庭家庭欢聚一堂,孩子们在这里尽情欢笑、舞蹈、嬉戏、玩耍,尽显两岸同胞在新年里“情暖新春”的快乐氛围。


2018年元宵嘉年华活动
为了搭建在沪两岸婚姻家庭联谊交流平台,上海台联于2017年10月29日举办两岸婚姻子女大型游园活动。100多位参加活动的成员参观欧耕尼克有机农场、学习有机蔬菜知识、喂养动物、採摘蔬菜体验、自己动手制作咸菜、参观祝甸村古砖窑文化馆和江南水乡锦溪古镇等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两岸婚姻家庭成员与孩子们渡过了在上海的一天愉快、美好时光。


参观蔬菜大棚 采摘有机蔬菜


上海市台联会工作人员与两岸婚姻家庭围坐在一起:“我们都是一家人”
上海市台联会还与台湾逢甲校友会合作,在“麦可将文创园”举办两岸婚姻家庭儿童节亲子活动。与江苏省台联会合作,组织在沪两岸婚姻家庭赴江苏省参访交流。组团在沪女台胞和家属赴嘉兴红色之旅,同庆三八国际妇女节等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还与上海台盟一起在上海音乐学院贺渌汀音乐厅共同主办2019在沪台胞迎春音乐会。
由徐汇区政协委员、台联会长高文海带队一行4人于2017年5月3日来到长宁区,学习长宁区台联会两岸婚姻工作方面的经验,长宁区政协常委、致公党委员、台联会会长郁真致、副会长王閩兰、顾问杜正文热情地接待了徐汇区台联的同仁。大家围绕“陆配家庭关爱指导中心”这个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深切地感受到做好两岸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上海徐汇区目前已有两岸婚姻家庭200户左右,区台联会结合本区的情况,组织部分两岸婚姻家庭及子女参观“星球奇境展览”。两岸亲人围桌而坐,交流各个家庭的情况,沟通自建立起两岸婚姻家庭后的心得与感受。


长宁区与徐汇区台联会举行交流座谈活动


徐汇区部分两岸婚姻家庭围桌而坐并参观“星球奇境展”
据不完全统计,居住在徐汇区枫林街道辖区内居住的台胞家庭有500多户,加上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共有台胞台属3000余人;两岸婚姻家庭有7户。2018年春节前,枫林街道在徐家汇花园居委会活动室举行“两岸婚姻,情谊浓浓”迎春联谊会。徐汇区台联会、街道、侨联、部分居委会领导和两岸婚姻家庭共聚一堂喜迎新春。
迎春联谊会通过图文并茂的投影,展现两岸开放40年以来徐汇区、枫林街道两岸民间交流的情况,介绍两岸婚姻家庭在沪、台两地拍摄的“团聚照”和“全家福”等实景,一幅幅“两岸一家亲”的动人画面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参会者。

徐汇区台联会、枫林街道有关领导与台界人士一起出席两岸婚姻家庭联谊会



屏幕上的“两岸一家亲”的情怀
2019年5月下旬,在高雄市长韩国瑜力推之下,海峡两岸举办携手打造爱情产业链活动,在高雄与爱情河边举办两岸新人集体婚礼;台湾三太子到现场祝贺,在隆重与欢快的婚礼上,“两岸一家亲”的情谊在两岸新人的人生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中央电视四台《海峡两岸》栏目和《东南卫视》等媒体对此项活动都作了跟踪报道。

海峡两岸携力打造爱情产业链

台湾三太子到现场祝福两岸新人终成眷属

一对两岸新人在高雄爱情河边的浓浓情意
两岸交流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自1994年起,我被评聘为工程师后,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工作期间,我参加徐汇区台联会有关工作并担任理事,退休后任徐汇区台联会联络员、会刊《徐汇台声》执行编辑、枫林街道台联负责人工作,在参与全国台联、上海台联、徐汇区统战部、台办、台联和街道举办和开展的各项两岸交流联谊活动过程中,我撰写了多篇散文、报告文学、纪实和通讯稿100多篇,分别被刊登在《上海与台湾》网、《上海台联》、《上海统一战线》、《徐汇报》、《徐汇统战》报、《徐汇台声》等媒体刊物上,并多次被徐汇区统战部评为撰稿人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与好稿奖。这些稿件留下了我参与海峡两岸融合交流各项活动过程中的人生轨迹。

我的儿子自2006年从英国留学获得金融硕士学位后,受聘于上海一家外资金融机构,与来自台北在同一机构工作的姑娘相识、相知直至相恋,并于2013年走上婚姻殿堂,并生有一子。
平时,我儿子一家每星期周末都来看望我们夫妇俩,还没有进门,“爷爷、奶奶!”孙子奶声奶气的叫喊声就传入了家门,,祖孙三代围坐在一起,聊大陆与台湾的奇人轶事,谈两岸融合发展的美好愿景;饭后,孙子拿着各种各样的玩具缠着爷爷奶奶做游戏,游戏后要分手了,孙子会情不自禁地搂抱着爷爷奶奶的四条腿不肯放手,“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和爱人回味无穷。
每当媳妇的弟妹们带着孩子来到我家做客,我家客厅就成了孩子们欢乐的天堂。来自美国、香港和台湾孩子们的天真、可爱、顽皮神态令人捧腹,“世界、两岸三地一家亲”的浓浓情意在我家体现的一览无余。
出生于高雄的外甥在美国留学后在深圳工作,2018年11月,外甥与一位美国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工作的大陆姑娘结婚,上海和高雄两地又增添了一个两岸婚姻家庭;我在台湾的外甥成了一位上海女婿。现在外甥夫妇一起在上海工作与生活,并生有一女,成为了新上海人。实现了伯父生前希望他的后代与大陆亲人交流与发展的愿望;九泉之下伯父和伯母的遗愿而今在他们的孙辈中得到了灵验。
我们家族这两个两岸婚姻家庭中已经有了五位第二代孩子,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第六、第七甚至更多的新生儿来到人间,他们是海峡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新生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生力军和希望。
我的人生和家庭生活轨迹中的每时每刻、每一个细节,都已经牢牢地捆绑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这条航船上了,两岸融合发展的每一步每时每刻都牵挂在我的心头。
在全国台办部署下,应上海市台办邀请,由台湾中国统一联盟(简称“统联”)主席王津平为团长的台湾“追寻抗战足迹”参访团共38人于2015年3月10日至12日到上海以及徐汇区访问。
参访团访问宋代古刹龙华寺、参观田林、凌云等街道社区;并分成8个组分别走进徐汇区8户居民家中做客。
由于我的媳妇来自台北,徐汇区台办特意安排参访团第六组一行5人来我家做客,两岸亲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我爱人做的家常菜,唠家常、畅谈两岸开放以来和平发展的大好形势,话匣子一打开越聊越投缘,大家都忘却了活动组委会事前规定的聚会结束时间。
我向台湾客人赠送了由上海版画界泰斗杨可扬先生与其女婿、著名画家张子虎先生合作为我精心设计和量身定制两枚一套的“和合二仙”藏书票(已成为绝版)精装礼盒,以及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发行的书法草书“和”字套装纪念币。

在徐汇区统战部与台办的陪同下参访团参观龙华寺

我与儿子(中)向台湾客人赠送“和合二仙”藏书票礼盒

台湾客人手捧“和”字纪念币套装礼品 / 两岸姐妹情

“和”字书法纪念币套装
两岸婚姻家庭与全国、上海市台联会的渊源
出生于台湾高雄的卢丽安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西洋语文学系,在毕业后赴英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结识了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上海籍沈先生,两人交往后在英国结为伉俪。
1997年,卢丽安夫妇接受国家人事部的安排,以“返国定居专家”的身份到复旦大学任教,多年来,她担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副院长。还参与上海台联会的工作,现为全国台联副会长、上海台联会长。她为这个“台胞之家”付出了大量心血。
卢会长在提起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感受时称:“阿拉是上海媳妇”,“高雄是我的家乡,上海于我原是异乡,现在已成了我第二故乡。”
2018年3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卢丽安女士作为爱国爱乡的台湾籍党代表与其他十位嘉宾一起荣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感动中国”颁奖大会给予卢丽安会长的颁奖词是:
“台湾的女儿,有大气概。祖国为大,乡愁不改;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分离再久,改不了我们的血脉,海峡再深,挡不住人民追求福祉的路。

卢丽安与研究生们在一起

卢丽安在北京参加中共十九大

卢丽安在“感动中国”颁奖大会上
上海徐汇区枫林街道徐家汇花园小区居住着一个两岸婚姻家庭,女主人王女士在上海工作,丈夫林先生来自高雄,在深圳从事农业技术方面的工作,他们有一个女儿就读高二;王女士的母亲在2年前因意外地烫伤了喉咙与食道,经手术治疗后由女儿照料在家养病。
9月26日晚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党组书记、会长黄志贤,全国台联副会长、上海市台联会长卢丽安,上海市台联党组书记高开云,在全国台联以及市台联的四位部长陪同下一行七人来到王女士家中。
各位领导首先向王女士的母亲表达了深切的慰问;黄会长鼓励正在读高二的小台胞一定要好好学习;卢会长和客人们希望小台胞能够考上复旦大学或北京大学求学,大家对两岸婚姻家庭的后代都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黄会长和卢会长还分别与王女士的丈夫、来自高雄的林先生通了电话,祝愿林先生“事业发达、身体健康、阖家安康。”
全国和上海各大媒体《台胞之家》网、《上海与台湾》网、《徐汇统战》报以及区台联的《徐汇台声》刊物纷纷对此事做了跟踪报道。枫林街道台联组为此制作了一个专题视频,由小区居委会党总支在小区播放,组织居民观看。(见附件)大家都衷心祝愿王女士母亲能早日恢复健康。
但是事与愿违,去年11月中旬,王女士母亲病情又一次突然加重,送中山医院再一次动手术抢救,重新更换了一个进口的人工喉;出院后,王女士根据医生的嘱咐,购买了氧气机和稀释痰液的湿吸器,日夜陪伴在母亲身边。
此信息在小区中一传开,居民们再次纷纷自发解囊募捐,枫林街道台联组成员和街道统战系统部分干部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徐汇区台联会、街道和居委会也分别到医院和家中慰问王女士。前后共有50余人次参与资助,累计捐助金额超过万元。“两岸婚姻”这条“血浓于水”的情感之线,将北京、上海和高雄两岸同胞的心紧紧地扣在了一起。

全国与上海两会领导一行七人到上海定居两岸婚姻家庭走访

黄会长、卢会长、高书记与王女士及女儿亲切交谈

北京、上海、台湾同胞一家亲
敲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2019新年钟声
2018年底,由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苏州市寒山寺和合文化研究院和中亿丰建设集团和合文化研究院主办第十二届“和合论坛”,该论坛主题是“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我撰写的《弘扬“和合”传统文化,构建海峡两岸命运共同》论文被“论坛”组委会录用,并邀请我参加12月30、31日举办的“第十二届和合论坛学术研讨会”。
“和合”思想,融会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进步,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蕴含着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人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国和万事成。“和合”代表美满婚姻、和谐家庭的象征,以表达人们对和平安康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论坛结束后,论坛与会者到寒山寺参加“寒山钟世界享”活动,聆听2019年的新年钟声。

参会者合影

寒山寺的108下2019新年钟声响起

2019年1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亲望亲好,两岸同胞是一家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祥和、安宁、繁荣、尊严的共同家园中生活成长。------
我们热忱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两岸中国人要精诚团结,携手同心,为同胞谋福祉,为中华民族共创未来!